• <sup id="ysc0y"></sup>
  • 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,您可以選擇訪問: 保山市 隆陽區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

    保山搜索

    首頁 保山新聞網 新聞中心 外媒看保山

    楊善洲逝世13周年:家鄉干部群眾深切緬懷“草鞋書記”

    2023-10-10 10:45 云南網

    今年10月10日,是楊善洲逝世13周年的日子。連日來,在楊善洲故里——保山市施甸縣,廣大黨員干部、群眾、學生、楊善洲的親人,心懷敬仰之情,深切緬懷這位可親、可敬的老人,紛紛表示,要把楊善洲精神內化為推動發展的動力,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奮發作為、再創新功。

    善洲林場,5.6萬畝林海青松蒼翠、溪流潺潺,前來學習的人們聆聽著楊善洲故事,感受著這里的溫暖和感動。13年來,一批批黨員干部來到這里,他們從楊善洲的先進事跡中,深刻感悟著“不忘初心 奉獻一生”的楊善洲精神。

    “老書記生前經常講的一句話就是:不管做什么事都要老老實實、腳踏實地,共產黨員做事要講黨性,老百姓做事要憑良心。無論何時何地,做人一定要清清白白、老老實實。楊善洲老書記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,他一心為民、忠心耿耿,奉公克己,他一言一行不忘入黨誓詞,他一舉一動常思百姓冷暖,他做人低調、清廉儉樸,凡事親力親為,從來不高高在上,是一位可敬、可親,百姓愛戴的好黨員、好干部,是黨員領導干部為官、做人的好榜樣。”云南楊善洲干部學院培訓部部長周波說。

    1927年1月,楊善洲出生于大亮山腳下的一個小山村——姚關鎮陡坡村,30歲起擔任縣級領導,39歲擔任地委副書記,50歲擔任地委書記。

    在任期間,為了解決人民群眾的溫飽,他自己種粳稻試驗田,試驗“三岔九壟”插秧法,推廣京國92雜交水稻,1978年至1981年,保山地區水稻單產躍居全省第一,保山從此獲得“滇西糧倉”的美譽。

    楊善洲逝世后,施甸依托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,加大科技措施的推廣力度,建成了全國最大的兩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,每年提供全國兩用核不育系用種量的80%以上。

    “楊善洲老書記說:‘共產黨員不要躲在機關里做盆景,要到人民群眾中去當雪松。’這句話深深地影響了我,他親自下田推廣科技,打造了滇西糧倉,作為新時代的農業人,我們將牢記囑托,以楊善洲為榜樣,把論文寫在大地上,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一份力量。”施甸縣水長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徐光說。

    1988年,楊善洲退休后,回到家鄉施甸縣,選中距縣城東南50多公里、平均海拔2200多米的大亮山植樹造林。二十二載辛勤耕耘,大亮山重新披上了綠裝。

    幾十年如一日,楊善洲頭戴竹葉帽,身披蓑衣,腳踏草鞋,一身泥巴一身土,走遍每一個村莊、踏遍每一道山梁,他把老百姓的疾苦裝在心里,他做的一切只為一個目標,那就是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。

    2009年4月,楊善洲將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交給國家,5.6萬畝人工造林、1.6萬畝雜木林、700多畝茶葉、50畝澳洲堅果、100畝美國山核桃……是楊善洲留給這片土地的一份真情,這也是他生命不息、奮斗不止最生動的注腳。

    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要帶領群眾過上幸福的生活,這就需要我們有自討苦吃的精神。爺爺曾說過:‘不要想人民、黨對不起我們,多想一想我們的工作怎么樣,有沒有對不起黨和人民的地方。’現在我是村里的黨總支書記,要站在村民的立場全面考慮問題,了解他們的難處,解決他們的困難,用真心換取群眾的支持。”楊善洲的孫子、施甸縣姚關鎮陡坡村黨總支書記楊福李說。

    “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生,我們要以楊善洲爺爺為榜樣,學習他堅定的理想信念,無私奉獻的精神;學習他淡泊名利,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。拿出不怕吃苦,不怕困難的勇氣,真誠待人,用心做事,踏實學習,長大后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。”施甸縣示范小學五年級259班學生趙雪善說。

    無論在什么時候,何種環境中,黨員干部都要堅持把黨的宗旨作為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。楊善洲就是這樣的人,他用一生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,他的精神永遠鼓舞和激勵著后人。

    云南網記者 李建國 通訊員 楊麗娟 蘇紹章 陸應仙 趙海樂 

    施甸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

    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段紹飛

    返回首頁
    相關新聞
    返回頂部
   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_亚洲无码一卡二卡_日韩黄色无码视频_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_借妻韩国中文字幕_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