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sup id="ysc0y"></sup>
  • 歡迎訪問保山新聞網,您可以選擇訪問: 保山市 隆陽區 施甸縣 騰沖市 龍陵縣 昌寧縣

    保山搜索

    首頁 保山新聞網 歷史文化 永昌文化

    在古建筑中,懷想“永昌往事”

    2023-01-16 17:01 保山日報 蔣 蕾

    01

    范南丹 攝

    02

    永昌府學大成殿 資料圖

    03

    保山縣學先師殿 資料圖

    04

    玉皇閣  范南丹 攝

    05

    光尊寺  范南丹 攝 

    如若說古建筑是歷史文化的載體,那歷史文化則是古建筑的靈魂。循著對舊時明月下緩緩流淌之歲月的遐思,我們叩開一扇扇或金碧輝煌或優雅古樸之門,撩開“歷史面紗”,一個個“藏身”于保山古建筑中遙遠而鮮活的場景撲面而來。

    在文廟,“邂逅”于文教事業中興起的永昌

    嚴鼓、迎神、獻禮、徹饌……600年前一個初秋的上丁日,永昌府學文廟大成殿前,一場儒教孔子祭祀活動正在虔誠的禮儀中進行;文廟一角,一堂講述《論語·學而》的課程結束不久,幾個童生還在搖頭晃腦“咀嚼”書中教義:“君子食無求飽,居無求安,敏于事而慎于言……”(注:永昌府學文廟位于原保山市第一中學;在明代,每歲春秋二月、八月的上丁日為文廟最重要、最盛大的祭祀活動“釋奠”舉行日。)

    作為卓立中國西南的第二大郡,彼時的永昌已步入“中華大一統文化”的殿堂。武侯南征時期,漢文化大舉“隨軍南下”,中原文化“度博南、越蘭津”,極大地加速著這方“化外之地”的文明進程,永昌大地綻放出別樣的文明之光。

    “教俊秀,以明人倫;興禮讓,正風俗,而易其故習……”在永昌府學文廟大成殿故址的外墻上,我們看見明正統年間刑部侍郎楊寧所撰寫的《金齒新建廟學記》。明初,在府、衛分立同治一城的政治格局下,永昌廢府建金齒軍民指揮使司,也正是在這一時期,始建于元初卻毀于元末的一方宏偉廟堂(永昌府學文廟)在指揮使胡淵的統領下得以重建。

    因為教育,這里走出著有云南最早風物志《南園漫錄》并被收錄于《四庫全書》的張志淳,其躬行尊師之道的佳話,至今被保山人用作教育孩子的“枕邊教材”;因教育的世代相傳,張志淳之子張含,運獨特文心詩韻獲云南“首席詩翁”的美名。

    大成殿、明倫堂、啟圣宮、教授署……一幅恢宏的建筑圖景徐徐展開。永昌府學文廟成為永昌府規模最大的官辦學堂,“軍民子弟皆來學”,所有官教則一同率眾捐俸資,“同心協慮,聚材鳩工”,為地方文教事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
    重教之風下,文澍、張氏父子、閃氏家族(以閃仲儼為代表)、袁氏門中(以袁文典、袁文揆為代表)等一批知識分子士紳階層崛起壯大。史載,明清兩代,永昌府有登科進士、舉人500余人,另有外籍進士116人,許多人在各級擔任官職,其他則為師、問學,敦品勵行,各有成就。

    歲月流轉,如今的永昌府學文廟故址已不見“為屋四十有四楹,中外有門,藏器有庫,庖牲有廚……鑿泮池中門之外,外立學門,繚以周垣,規模制度廣大高明,足以垂久”(《金齒新建廟學記》)的恢宏格局。盡管如此,站在舊日大成殿外,依然如聞師者講學、學生做問之聲,得見廟堂之上“尊師重道、崇德報功、尊卑有序”的精神教化。

    馨秀學風隨時代一同發展進步,緊鄰的保山縣學文廟先師殿(今保山實驗小學內),又聞兒童書聲瑯瑯,新一代的“儒生”正在永昌“文脈”發祥之地茁壯成長。

    朗日和風中,縣學文廟現存建筑先師殿巍然立于小學校園中心的高臺上。每當學校有重要活動都會開放先師殿,平時的一系列活動也會組織學生在先師殿外的小廣場舉行,傳統文化氛圍濃厚。

    隆陽區文管所所長段月松介紹,保山縣學文廟屬縣一級官辦學堂,始建于明嘉靖十一年(1532年),在明隆慶至清道光年間重修及擴建十余次。民國初年推行新學,這里改設為保山縣立中學;1942年5月4日保山城遭日寇飛機轟炸,部分校舍被毀壞,此后中學遷出小學遷入,校名幾經變更成為今天的保山市實驗小學。

    拾級而上,得見先師殿正堂內供奉著高2米的石刻“至圣先師孔子像碑”以及《儒學箴言》和《保山縣學科舉題名記》碑刻2通,石碑上綻放著“菊花”朵朵。保山市實驗小學校長左騰英介紹,那立碑之石原是本地特有的“菊花石”。

    在古寺,“遇見”邊地信仰的質樸與浪漫

    明崇禎十二年(公元1639年)七月二十八日晚,太保山玉皇閣北側的會真樓里,“千古奇人”徐霞客正沐著晚風,回望在這塊西南極邊之地的4個月光景。明天就要離開,在會真樓的20多個晚上,他已將記錄當地自然、人文景觀、歷史和社會風貌的文字化作《徐霞客游記》中的《游永日志》以及《永昌志略》中的部分章節。會真樓這座古樸寧馨的小院,因他的“垂青”成為保山的一方勝地,特別是歷代官紳、文人的“精神殿堂”。

    院內,清幽世界涵養著文化泉流的寧靜深遠;院外,香煙繚繞寄托著凡夫俗子的生活愿望。作為保山的道教圣地,會真樓所在的玉皇閣盤踞于保山城西太保山正面的山腰上,與不遠處的玉佛寺等古建筑形成輝映。“山不在高,有寺則靈”,在保山名山太保山上,這一龐大古建筑群所折射的流光溢彩,不僅彰顯著中華古建筑的魅力,也成為永昌大地悠遠豐沛之歷史文化意蘊的“點睛之筆”。

    段月松介紹,玉皇閣最早也是佛教圣地,系明洪武年間所建毗盧閣。嘉靖年間,這里原有建筑被焚,后郡人馮君魯依據宣揚“皇天至尊”的思想邀人重建,自此變為道教圣地,修建歷時12年之久。

    2006年,玉皇閣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它體現著滇西一代古建筑的精髓與神韻,也向世人展示著整個滇西片區最大的道教單體建筑的光彩奪目。

    建于高闊方直的臺基之上的主殿,屬三重檐歇山頂回廊式建筑,給人以博雅大氣之感,也讓人感嘆彼時僅靠人力條件打地基的艱難。做工精巧的“藻井”,體現出極為精湛的工藝,置身神殿內,可見梁架柱頭間的數十組昇形斗拱緊湊連接,由下而上層層相疊外挑,向內漸收至穹頂呈覆斗形八角狀,向外漸升為飛檐式屋面,精美絕倫。

    站在院心,只見殿頂通覆黃色琉璃瓦,正脊飾以寶頂、禽獸、鴟吻,垂脊亦作花飾、尾吻,四角懸以風鈴,叮當悅耳。每層檐下,均有巨匾懸掛,正面二層檐口懸掛的四塊木質浮雕彩繪單字匾從南、北、中不同角度看內容各不相同:正看匾中字乃黃色大字“至誠無息”,由北看變為紅綠色大字“龍飛風舞”,由南看再變成紅褐色大字“諸神參天”,真乃匠心獨運。殿前兩側有鐘鼓二亭,亭內懸鐘架鼓,朝暮為聲……

    在漫長的文化交融中,除了太保山上一系列金碧輝煌的古建筑,保山也不乏一批體現著邊地質樸信仰與浪漫特質的廟宇,比如哀牢寺、八戒寺等。作為“南方絲綢之路”上的重要驛站,自漢武拓邊置縣以來,永昌即成為“中國西南方與天竺(印度)、大秦(羅馬)等國通商的大城市”,據《高僧傳》言,約在公元4世紀(東晉時期)就有內地僧人經永昌道到印度精研佛學,此后,中印兩國佛界人士你來我往,永昌道上的宗教文化交流自此經久不衰。

    彼時,佛教已在保山落地生根,以至保山壩緣山明水秀之處在唐初便相繼修建了一些禪院佛堂(《保山史話》唐定國)。據文獻載,唐開元四年(公元716年),曾有印度僧侶一行七人取道永昌欲至長安弘法,其中有高僧在抵達保山時便禪心大動,于是在云巖山麓依崖就勢建寺渡眾,于一天然洞窟內鑿巨石為臥佛,“云巖臥佛”遂享千秋香火、揚萬里名聲。

    位于今隆陽區板橋鎮世科村后五鳳朝陽山上的光尊寺,是滇西現存最大古建筑群之一。2003年12月,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相傳,光尊寺始建于唐代天寶二年(公元743),系南詔王皮邏閣為統一西部并強化周邊軍事、政治和思想統治所建。明代中期,永昌名宦邵維中、鄒光祚等擴修光尊寺,引進儒、道并撰立《光尊寺三教序》碑以記其事。

    從《光尊寺三教序》中可見,寺廟形成前期只供奉西方佛教神祠,建筑規模并不大。元代以后,隨著西南地區的統一以及道教的廣泛傳播,開始對原有佛教設施進行改造,增建玉皇閣、翠微樓等建筑,供奉玉皇天尊和太上老君等道教神祇。再后來,光尊寺進一步擴修,增供孔孟牌位,最終演變為儒釋道“三教合一”的場所。據段月松介紹,這里現存建筑多為明清時期至民國初期重建或擴建,在依山形筑成的七進五院中建筑物多達23幢,占地面積約為1公頃。

    較之玉皇閣的輝煌綺麗,光尊寺建筑多采用粗材搭置且不加雕琢粉飾,給人以高大雄奇和粗獷古樸的印象,部分建筑保持有較多明代木結構型制。

    曾幾何時,“三教合一”觀念對保山宗教關系和社會和諧產生著積極的影響。嘉靖年間至明末清初,文壇巨子楊慎、張含和“永半朝”王宏祚皆在光尊寺留下墨跡。

    散落在保山大地上的宗教古建筑,記載著不同時期邊地文化與信仰的過往。

    在保山,提到 “一樹梨花千點雪,兩堤楊柳萬窩絲”這副對聯,人們自然會想到位于城西九隆翠崗之上的梨花塢。梨花塢是保山著名的佛教勝地,也是保山人心目中“世外桃源”。每年二、三月間,滿塢梨花綻放,如云似雪、清香四溢,款步山間,一種鳥鳴山幽、梵音裊裊的佛國之境悠然襲來。

    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菩提。永昌大地上的各處古寺、廟宇,無論大小皆各有各的精彩。它們的存在,讓人們有了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寄情之處。建筑與文化間始終有著割不斷的淵源,傳統文化亦成就了建筑獨一無二的精彩。

    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段紹飛

    返回首頁
    相關新聞
    返回頂部
   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_亚洲无码一卡二卡_日韩黄色无码视频_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_借妻韩国中文字幕_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