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貧困戶”這頂帽子我再也不戴了
楊宏亮滿心歡喜的在煙后地里采摘豌豆
“‘貧困戶’這頂帽摘去了,就不能再戴!”這是保山市隆陽區西邑鄉魯圖村農民楊宏亮如今的誓言。楊宏亮是家里的主勞力,婚后就和妻子撐起了這個家。上有年邁的父母、下有一雙兒女,楊宏亮身上的擔子不輕。
帶著全家人過上“好日子”是楊宏亮多年來心心念念的大事??婶攬D村是一個人均耕地僅1畝、交通不便、土地貧瘠的深度貧困山村,農作物產量不高,盡管妻子陪著他起早貪黑在地里忙,也只能勉強維持生計。
2015年,兒子考上鄉里的高中,每個學期學費加上生活費差不多要兩千多塊,家里還有上小學的女兒,為了供孩子上學不得不到處借錢,家里的債務也越來越多,2018年楊宏亮被列入貧困戶群體,成了并不情愿的“建檔立卡戶”。
為了讓楊宏亮脫貧,村里給他想辦法、尋路子,他心里是溫暖的,但也是自責的:自己身體不殘也不缺,頂著脫貧這頂帽子,總覺得臉上無光,更覺得自己在拖政府的后腿。
2019年,在村干部的鼓勵下,再加上扶貧政策的支持,他借了5萬元的低息貸款,蓋了兩間牛棚,買了3頭母牛,開始走上了養殖之路……他不敢大意,除了去鄉上聽講座外,還專門跑去找成功養殖戶學技術、討經驗,鐵了心要把這事干成。
2020年,楊宏亮飼養的母牛產了兩頭小牛,賣了2萬多元,再加上在烤煙生產季節勤勞打工的收入,使他全家總算開始脫貧了。楊宏亮心里總算舒了一口氣。
2021年是楊宏亮最開心的一年,村里實施坡改梯和土地整治項目,他家的3畝土地按每畝650元流轉租賃給烤煙種植大戶,他和妻子由合作社組織培訓后安排到種植戶家打工,上一家結束了輪流到下一家,烤煙種植結束了種豌豆,全年差不多有150多天的時間都有活干,兩人一年打工收入有3.5萬多元,再加自己種的3畝青豌豆,賣了8000多元,楊宏亮一家的苦日子宣告結束。
“去年我又買了兩頭能繁母牛,加上前幾天家里剛產下的一頭小牛,一共有6頭了。”在養殖上嘗到甜頭的他,很是得意。
48歲的楊宏亮又像年輕人一樣意氣風發。他說:“今年在村里打工收入一定少不了,再加上我養的是牛,收入會比去年更多。”他的自信源自哪里?原來魯圖村今年的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已經完成,產業發展也結合當地實情調整為烤煙、兩青、羊肚菌等,規模面積和產業效益將大大提高。接下來,等待楊宏亮的又將是一筆可觀的土地流轉收入,加上打工收入和牛棚里的能繁母牛收入,以及他兒子也在村里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,一家人的小康日子真是甜甜美美,令人羨慕,原先“貧困戶”這頂帽子永遠不會再戴了。
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段紹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