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山首次記錄到骨頂雞自然繁殖
近日,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監測到2只成年骨頂雞和5只幼崽,它們在莕菜群落間覓食嬉戲,好不快活!
這是繼綠頭鴨之后第二種在青華海繁殖的冬候鳥。
骨頂雞為冬候鳥,大部分已經遷徙回北方繁殖,這是骨頂雞在青華海繁殖的首次記錄,同時,也是保山的首次記錄。
▲ 骨頂雞爸爸媽媽帶著5只幼崽 段紅蓮攝
▲ 育雛喂食忙 段紅蓮(上)郭康(下)攝
▲ 當父母的要時刻保持警惕 張世紅攝
小骨頂雞紅色的小腦袋只有稀稀疏疏的幾根毛發,黑黝黝的小眼珠,嘴尖端是白色的,身上的羽毛也亂蓬蓬的,像個小毛球。這樣蓬松的小毛球可以在入水時在羽毛之間留住很多空氣,起到輔助浮力的作用。小骨頂雞跟爸爸媽媽一點都不像,以人類的審美看起來,可能是最丑的雛鳥啦!
▲ 骨頂雞小時候禿禿的 段紅蓮攝
▲ 好奇地打來打量這個美麗的世界 郭康攝
▲ 長大后我也要變得和媽媽一樣漂亮 汪金芳攝
▲ 嗷嗷待哺的小骨頂雞 張世紅攝
打著“雞”的名號過著“鴨子”的生活
骨頂雞(Fulica atra)是鶴形目秧雞科的體型較大的黑色水鳥。具有顯眼的白色錐形嘴及額甲,所以也叫白骨頂。全身體羽深黑灰色。
▲ 骨頂雞白色額甲和嘴巴十分醒目 郭康攝
骨頂雞的趾間具波型瓣狀蹼,這樣的腳很適合在水面的漂浮植物上行走,腳趾上向兩側伸出的瓣蹼,兼具走路和游泳的雙重功能。遇到危險時會快速潛入水中,或進入旁邊的蘆葦叢或水草叢中躲避,危急時則迅速起飛,起飛時需要在水面助跑后才能飛起,兩翅煽動迅速,并發出呼呼聲響。通常飛不多遠又落下,而且多貼著水面或蘆葦叢低空飛行。鳴聲短促而單調,似“咔咔咔”聲,甚為嘈雜。
▲ 骨頂雞不僅能游,還能在水面上踏浪而行 郭康攝
骨頂雞特別善于游泳和潛水,像鴨子一樣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游弋在水中,常潛入水中在湖底找食水草。主要吃小魚、蝦、水生昆蟲、水生植物嫩葉、幼芽、果實以及其他各種灌木漿果與種子,也吃眼子菜、金魚藻等藻類。
▲ 骨頂雞抓到了一條魚 張世紅攝
骨頂雞的分布較廣泛,遍布我國境內大部分地區。主要在非洲、東南亞及菲律賓等地越冬,夏天常在中國北方湖泊及溪流繁殖,在云南部分地區也有繁殖記錄,但非常少。近期在青華海監測到骨頂雞的繁殖行為,是非常難得和重要的記錄。
▲ 骨頂雞喂食 張世紅攝
近期不是青華海的觀鳥旺季,雖然看不到萬鳥齊飛的壯觀場景,但能看到各種鳥類的交配、孵卵、育雛等行為,也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哦。
溫馨提示
此時的大部分鳥兒都處于繁殖期,特別容易受到驚嚇,大家來到青華海請盡量降低音量、不要打擾到它們哦!
▲ 骨頂雞帶著3只幼崽 張世紅攝
責任編輯:錢秀英 編輯:錢秀英